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潇逸 百草苑

博客文章除注明外,都是原创之作,欢迎朋友浏览!博客头像是本人真照,请勿引用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一个褒贬不一的老实人,一个孝子却是个不称职的儿子,一个好男人却不是称职的丈夫,一个已为人父却又是一个不称职的爸爸,一个理科生却喜欢耍笔头无病也呻吟的人,一个取得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很容易满足的人。开博是为了怡情,记录自己人生旅途的足迹,从中寻找乐趣,也是让兴趣相同相近的网友分享我的喜与乐!

【原创】故乡的脚步  

2013-04-18 07:25:41|  分类: 轻松随笔苑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       平时回故乡总是行色匆匆,对故乡的变迁也总是在匆匆的行程中匆匆飘过,但在匆匆的一瞥中总能领略和感受到故乡变化的脚步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田野的风景不再是单调的稻花香

  故乡是依山傍水的地方,我们村是个西依群山三面临水四周田,出门往外一看就见到起伏有序,层层叠叠的田野的美丽村庄。由于传统的耕作习惯和政策的强制性,过去的田野,除了生产队自留的几亩田作为生产队副业种植瓜菜外,所有的水田都全部种植水稻,玉米、番薯、花生等作物只能在坡地里种植。田野的风景是“春夏稻花飘香谷金黄”的风景,秋季的田野还依然是“稻花飘香稻浪翻的世界”。到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,才有一个“小插曲”,那就是从陕西的西安市来了南繁育种队在我们村及上、下村三个村庄里的部分田洋进行了三年的南繁育种,繁育了小麦、玉米和高粱等种子,这三年村里的田野才多了一分别样的风景。

如今,故乡的田野不再是单调的“稻花飘香稻浪翻”的风景,四季都有了各自独特的景色。玉米、花生、番薯等作物都依着季节下田轮作。冬天的田野也不再荒凉,青瓜、苦瓜、豆角等瓜菜成了冬田的主角。晚稻收获后,一排排的瓜架布满了冬田,好似一组组涌流的五线乐谱,青绿的瓜藤爬满了瓜架,点缀了荒凉的冬田。冬种瓜菜已成为冬天田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也成为乡亲周期短、收益快的一大“副业”。据乡亲说,冬种反季节瓜菜如果遇上市场价格好,短短的两个多月一户至少都可收入上万元呢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水泥路铺筑到田野中去

 前几年通往山外的出口路铺设水泥路面后,故乡的路实现了“通畅”目标。今年春节回乡时,故乡的路又不停的“延伸”。 记得小时候村里除了那条出口路外,田间里还有两条路,一条是由村头伸向东南到时达昌化江畔,另一条是由村口往东拐南的田间的小路。这两条路我不知走了多少回,挑秧送肥、割稻挑谷子等劳动都从田间的路来来去去,不知留下了多少个脚印。而那时候的路是泥土路面,路面虽然也有1.5米半或2.5米宽,然而没什么车辆通行,人行走道上往往只从中间走过,便出现了两边长满了草中间一条线的路,有时候我们还将草抓一缕一结来绊倒后面同伴取乐呢。

 如今,这两条田间的路也来了个华丽的转身。今年春节回乡时,田野田间的两条主道路就已经筑铺了水泥路面,其中伸往东南的那一条路已经修好,路面宽度也增加到了3.5米。我与女儿散步时,学新闻的女儿就感慨地说:嗬,现在农村变得不错哎,水泥路都修到田里来了,漫步田野真是爽哎。我说:嗯,乡亲们也可舒舒服服开着车子来种地呢。清明节回乡时,另一条环田的主道也刚好铺筑好,并且相连和与出口路互通。另外还加铺修了两条半里长平行往东的田间小路,形成了以村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的五条生产用的田间小路。清明节后的第二天早上,我沿着田间的路散步时,路上突突的开来了好几辆载着白泡沫包装箱的摩托车和三轮农夫车,有几个人我觉得有些陌生,而他们却认得我,与我打招呼,说是下边的妈玉村的来摘苦瓜,因路的入口处前两天才铺好还不能行车,便从村里拐过来。原来外地的收瓜菜收购商今天来村里收购瓜菜,乡亲们都忙着采摘田里的冬季反季节瓜菜呢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茅草房存进了记忆城

  “我的家乡并不美,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” 这首歌曾经风靡一时,而故乡就好象歌词里唱的景象那样,到处都是低矮的茅草房,好像是专为我的故乡写似的。我毕业后分配外地工作离开故乡的那一年,故乡的全管区(即今村委会)一溜排五个村庄仅有五六户人家住上瓦房,其中我们村五十多户人家只有一户住上瓦房,其余的都是低矮的茅草房,包括我家也一样。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才陆陆续续建起了几栋水泥钢筋结构的平顶房或楼房,但仍然有很多户还是住在低矮的茅草房里。而如今,村里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漫步村里,低矮破烂的茅草屋已经寻不到踪影,取而代之的是台风大雨都可闲庭信步的平顶房,有不少经济条件好的还住上了两层小楼呢,连到那对夫妻俩都已年近七十岁,并且儿子是个哑巴的,全村人都担心他建不起房子的胡W理也住上了平顶房,这也是得益于政府对茅草房改造的投入和扶持。尽管总体规划并不很合理,个别小区通道狭窄,但故乡,低矮的茅草屋已成历史,存进了记忆之城,旧貌已变了新颜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潇 逸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04-18

【原创】故乡的脚步 - 潇逸 - 潇逸 百草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田园风光-童趣【原创】故乡的脚步 - 潇逸 - 潇逸 百草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田园夕照

【原创】故乡的脚步 - 潇逸 - 潇逸 百草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田园风光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59)| 评论(12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